随着林晚父亲治疗的逐步深 入,沈川和林晚相处的时间也越来越久。
他随口提起的某一本医学方面的书或者某一个生涩的医学术语,林晚几乎都能立刻接话。
“我觉得这是基于多模态影像技术的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评估,结合种影像技术......”
林晚停下来,“是我哪里说得不妥吗?”
沈川一脸欣赏,“不不不,你说得非常好!”
“你似乎对医学很有研究,是学过过吗?”
林晚有些不好意思,“谈不上研究,学倒是学过。我爸病了这么多年,也算是久病成医了。”
沈川又问她想没想过进行专业的学习。
林晚眼睛一亮,随即又黯淡下去。
“我大学学的专业和医学毫无关系,现在年纪又大了......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退步了。”
她合上手中的心内科书籍,遗憾地摇摇头:“还是......算了吧。”
沈川却不以为然,“我不认为年龄是学习的阻碍,相反,这也许能成为你的优势。”
林晚有些不解,“优势?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年纪大会是优势。”
沈川意识到说错了话,急忙道歉:
“不好意思,我没有说你年纪大的意思。”
“我是说,你有别人没有的临床经验,而且是七年。”
看着林晚还是不为所动,他讲起自己最初研究人工心脏课题时遇到的困难和阻碍。
“你知道人工心脏领域一直不被人看好,当时我的导师和同学都劝我换一个科研方向。”
做实验需要时间和金钱,这两样对于当时的沈川来说都不充裕。
他跑遍整个欧洲,腿都快跑断了却拉不到一笔像样的投资。
每一个听完他讲述人工心脏未来光明的前景的人,都会笑他痴心妄想。
他自嘲地笑笑,“甚至一度我也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。”
直到有一个来自东方的电话,她耐心地询问我,并且表示愿意给她父亲更换人工心脏。
“你知道我当时多兴奋吗?我又开始找投资,终于集到第一笔巨额资金。”
“只可惜,那个女孩儿却再也没打电话给我。”
林晚越听越觉得耳熟,那个来自东方的电话,不就是她打的吗?
不会这么巧吧?
沈川翻开办公桌上的一本医学杂志,“我的科研成果获奖了,当初那些嘲笑我的人都闭了嘴。”
“所以说,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就是现在。”
林晚开始动摇,可仍然有些不自信。
沈川趁热打铁,“难道你不想帮助更多像你爸爸一样的人吗?”
林晚抬眸时,眼里闪着光。
“当然想!”
沈川当即给她列了一个长长的书单,“这些是基础的书籍,你可以先看看。等奠定好基础,我再给你推荐其他的书。”
林晚盯着足有半米长的书单陷入沉思,她真的可以吗?
沈川又打了几个电话,给她争取到医学院旁听的机会。
从那天起,林晚便开始一边上课学习,一边照顾父亲。
有好几次她还蹭到沈川的课,站在讲台上的他和站在手术台的他完全不一样。
身穿白大褂的沈川眼神犀利,雷厉风行,总能给病人和家属十足的安全感。
而解答学生问题时,他又是一副儒雅书生气,风趣幽默、侃侃而谈。
经过一个月的休养,林晚的父亲终于被推进手术室。
手术室的门缓缓合上时,沈川戴着口罩冲她点点头。
十三个小时的手术,林晚没有一刻停止祈祷。
直到手术室的灯灭,沈川走出来摘下口罩。
“手术很成功!林晚,你父亲他真的很坚强。”
林晚的眼泪顷刻间涌出眼眶,“谢谢!谢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