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+ A-
A+ A-

留学归来的小念陪母亲回故乡过冬,却意外听见母亲对着腊梅哼《大约在冬季》时偷抹眼泪。

她偷偷发帖寻当年唱这首歌的人,等来的男生竟说“我爸或许认识”。

可母亲见了男生父亲的瞬间,

却脸色惨白转身就跑——这背后藏着母亲二十多年不敢提的秘密,

更牵扯出一沓没寄出去的信与一张泛黄诊断书。第一章 初归故乡,

歌声藏心火车刚进老城区,窗外的风景就慢了下来。青砖灰瓦挤在一块儿,

电线在头顶拉成歪歪扭扭的线,连风里都裹着老煤炉的烟火气。我拎着行李箱跟在妈身后,

轮子碾过石板路,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响,在替我数着回家的步数。“到了。”妈停下脚步。

我抬头,看见一扇掉漆的木门,门楣上还贴着半张褪色的春联,“福”字缺了个角。

妈掏出钥匙,***锁孔转了两圈,“吱呀”一声,门开了,

一股混着灰尘和腊梅香的味道涌了出来。“先把东西放客厅。”妈说着,径直走向窗台。

那里摆着一盆腊梅,枝桠上缀着几个花苞,是去年临走前她特意栽的。她伸出手,

指尖轻轻碰了碰花苞,然后就低低地哼了起来:“轻轻的我将离开你,

请将眼角的泪拭去……”是《大约在冬季》。我靠在门框上,看着她的背影。

阳光从窗棂漏进来,落在她鬓角的白发上,亮得晃眼。这首歌她总在冬天哼,可每次我问起,

她都只说“老歌好听”,从不提别的。“妈,”我忍不住开口,“这歌到底跟你有啥故事啊?

”妈手一顿,转过身,手里的抹布“啪”地掉在水盆里,溅起一圈水花。“能有啥故事?

”她声音有点硬,“都过去多少年了,别瞎问。”说完,她弯腰捡起抹布,转身进了厨房,

留下我站在原地,心里堵得慌。夜里,我睡得迷迷糊糊,听见阳台有动静。

披了件外套走过去,看见妈站在阳台上,手里拿着手机,

声音压得很低:“……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他,当年那首歌,

他说会唱给我听一辈子的……”话没说完,她就吸了吸鼻子,挂了电话。我躲在门后,

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——原来妈真的藏着心事,那个“他”,就是唱《大约在冬季》的人吧?

第二天一早,我趁妈去买菜,偷偷拿了手机,注册了本地论坛的账号。琢磨了半天,

发了条求助帖:“寻找一位曾给苏晚唱过《大约在冬季》的人,年龄大概50多岁,

当年可能在老城区住过,有线索的麻烦联系我,谢谢!”还附上了昨天录的妈哼歌的片段。

发完帖,我攥着手机,手心全是汗,每隔几分钟就刷新一次,生怕错过消息。

就这样等了三天,论坛里的回复要么是问细节的,要么是无关的,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。

我坐在沙发上,有点泄气,难道真的找不到吗?就在这时,手机“叮”地响了一声,

是条私信,头像是个抱着吉他的男生,备注写着“齐一天”。他说:“你好,

我看到你的求助帖了,我爸可能认识你说的人,周末下午三点,

在老街区的‘时光咖啡馆’见一面吧,说不定能帮上忙。”我盯着屏幕,

心脏“砰砰”跳——终于有线索了!赶紧回复“好,谢谢你”,然后把手机藏好,怕妈发现。

做饭的时候,妈又哼起了《大约在冬季》,我看着她的侧脸,在心里悄悄说:妈,再等等,

我一定帮你找到他。第二章 初遇一天周末下午,我提前十分钟到了“时光咖啡馆”。

咖啡馆在老街区的巷子里,木质的门面,挂着红色的灯笼,推门进去,

里面飘着咖啡和面包的香味,墙上还贴着老唱片的海报,很有复古的味道。

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杯热可可,手握着杯子,还是有点紧张。

不知道齐一天是什么样的人?他爸真的认识那个“他”吗?正琢磨着,门口的风铃响了,

一个穿米色外套的男生走了进来,身高大概一米八,背着个黑色的包,

手里拎着个银色的复古收音机。他扫了一眼店里,目光落在我身上,

走了过来:“请问是小念吗?我是齐一天。”我赶紧站起来:“是我,谢谢你能来。

”齐一天笑了笑,坐在我对面,把收音机放在桌上:“我爸平时喜欢摆弄这些老物件,

这收音机里存着一首《大约在冬季》的歌,是他年轻时录的,我听你说你妈总哼这首歌,

说不定有关系。”说着,他按下了收音机的播放键。旋律响起来的瞬间,

我愣住了——不是齐秦的原唱,是个更青涩的男声,调子有点慢,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温柔,

歌词和《大约在冬季》一模一样。我刚要开口问“这是你爸录的吗”,

就看见咖啡馆的门口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——是妈!妈手里拎着个布袋子,

应该是来给我送落在家里的围巾,此刻她站在门口,脸色瞬间变得惨白,

手里的布袋子“啪”地掉在地上,围巾散了出来。她看都没看我,转身就往巷口跑,

脚步慌乱,是受了惊吓。“妈!”我喊了一声,抓起包就追出去,齐一天也赶紧跟了上来。

巷子里的人不多,妈跑得很快,红色的外套在人群里很显眼。我一边追一边喊:“妈你等等!

你听我解释!”可妈像是没听见一样,越跑越快,一直跑到老房子门口,

“砰”地一声关上了门,还反锁了。我跑过去,用力敲门:“妈,你开门啊!我就是想帮你,

没别的意思!”门里没动静,过了一会儿,传来妈哽咽的声音:“别再找了!小念,

算妈求你了,别再提过去的事了!我不想听,也不想见!”她的声音带着哭腔,

听得我心里发酸。我靠在门上,眼泪差点掉下来。齐一天站在我旁边,

递过来一张纸巾:“别着急,阿姨可能是听到歌,想起了不好的事,先让她冷静冷静。

”我接过纸巾,擦了擦眼角:“对不起,让你看笑话了,我妈她……”“我明白,

”齐一天打断我,“我爸也总把心事藏着,从不跟我说。对了,刚才那首歌,

你觉得和你妈哼的像吗?”我点点头:“很像,尤其是调子,我妈哼的时候,也是这个速度。

”齐一天若有所思:“我爸抽屉里还锁着一叠手稿,都是他年轻时写的歌词,

说不定里面有线索。我回去找找,明天再联系你?”我赶紧说:“好,麻烦你了,

有消息随时跟我说。”和齐一天分开后,我又在门口站了很久,敲门喊了几声“妈”,

里面还是没反应。没办法,我只好坐在门口的台阶上,想着刚才妈惨白的脸,

心里又着急又心疼——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,让她这么害怕提起过去?直到天黑,

门才终于开了一条缝,妈探出头,眼睛红红的:“进来吧,饭我做好了。”我跟着妈走进屋,

饭桌上摆着我爱吃的红烧肉,却没怎么动筷子。吃饭的时候,两人都没说话,气氛很压抑。

我几次想开口,都被妈避开了眼神,最后只好把话咽回去。晚上,我躺在床上,

翻来覆去睡不着,拿出手机,给齐一天发了条消息:“麻烦你了,明天有消息记得告诉我。

”没过多久,齐一天回复:“放心,我今晚就找,一定帮你找到线索。”看着这条消息,

我心里稍微踏实了点——不管多难,我都要帮妈解开这个心结,不能让她带着遗憾过一辈子。

第三章 手稿疑云,父亲冷拒第二天一早,我就被手机消息吵醒了,

是齐一天发来的:“我找到手稿了,你现在方便吗?我把东西给你送过去。

”我赶紧回复“方便”,然后轻手轻脚地起床,怕吵醒妈。走到客厅,

看见妈已经在厨房忙活了,锅里飘出小米粥的香味。“醒啦?快洗漱吃饭。

”妈回头看了我一眼,语气和平常一样,像是昨天的事没发生过。我应了一声,

心里却有点发紧,不敢提昨天的事,匆匆洗漱完坐下吃饭。刚吃了两口,门口的门铃响了,

我心里一慌,赶紧站起来:“我去开门!”打开门,齐一天站在门口,

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信封,脸上带着点疲惫:“昨晚找了半宿,

终于在我爸衣柜最里面的箱子里找到了。”我接过信封,拉着他走到楼道里:“谢谢你,

昨晚没影响你休息吧?”“没事,能帮上忙就行。”齐一天笑了笑,“你先看看,

有线索再联系我,我还有事就先走了。”我点点头,目送他离开,然后拿着信封回到屋里,

躲进自己的房间,关上门。打开信封,里面是一叠泛黄的纸,都是手写的歌词,

字迹遒劲有力,末尾大多带着一个小小的“冬”字。我一张张翻着,

心跳越来越快——最后一张,赫然写着《大约在冬季》的完整歌词,

连标点符号都和妈哼的一模一样!我盯着歌词上的字迹,

想起小时候妈教我写字的场景——妈写“冬”字的时候,也是这样的起笔,这样的收笔!

难道……这手稿是妈写的?还是那个“他”写的,和妈有什么关联?正琢磨着,

客厅传来妈喊我的声音:“小念,你在屋里干嘛呢?出来帮我收拾一下阳台。

”我赶紧把手稿放回信封,藏在枕头底下,应了一声“来了”,走出房间。

帮妈收拾阳台的时候,我一直心不在焉,满脑子都是那叠手稿。妈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对劲,

却没问什么,只是默默地整理着花草。直到中午,我借口出去买东西,

拿着信封去找齐一天——我想让他看看,这手稿是不是他爸写的。齐一天正好在家,

看到手稿,他也很惊讶:“这字迹……有点像我爸的,但我不确定,我爸现在很少写字了。

”说着,他拿出一张他爸最近写的购物清单,对比了一下,“你看,虽然有点不一样,

但笔画的习惯很像,应该是我爸年轻时写的。

”我心里更疑惑了:“那你爸为什么要藏着这些手稿?还录了demo?

”齐一天摇摇头:“不知道,我爸从不跟我说他年轻时的事。”我们正对着手稿讨论,

突然听见门口传来钥匙开门的声音——是齐一天的爸齐建国回来了!我赶紧把手稿往身后藏,

齐建国走进来,看见我,愣了一下,然后目光落在我身后的信封上,脸色瞬间变了。

他几步走过来,一把夺过信封,从里面拿出手稿,翻了两页,然后紧紧攥在手里,

冷冷地看着我:“小姑娘,别人家的闲事少管,这些东西跟你没关系。”我急了:“叔叔,

这手稿上的歌是我妈常哼的,我就是想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,没有别的意思!

”“当年的事都过去了,不用再提!”齐建国的声音提高了几分,又瞪了齐一天一眼,

“谁让你把这些东西拿出来的?赶紧收起来!”齐一天想解释:“爸,

小念她就是想帮她妈……”“闭嘴!”齐建国打断他,然后拿着手稿,转身进了卧室,

“砰”地一声关上了门。客厅里只剩下我和齐一天,气氛很尴尬。

齐一天叹了口气:“对不起,我爸他……可能是不想提过去的事。”我摇摇头:“没事,

我能理解。不过,这手稿肯定和我妈有关,我不会放弃的。”从齐一天家出来,

我拿着空信封,心里却更坚定了——不管齐建国怎么回避,我都要找到真相。

第四章 茶馆探秘,邻居透情回到家,妈正在做饭,看见我回来,

问:“买东西怎么去了这么久?”我赶紧掩饰:“路上遇到个同学,聊了一会儿。

”妈没多问,继续忙活,可我能感觉到,她还是在刻意回避关于《大约在冬季》的话题。

晚上,我躺在床上,翻来覆去睡不着,想着齐建国的反应——他越是回避,

越说明当年的事不简单。我想起白天齐一天说的,他爸喜欢去老茶馆喝茶,

或许能在那里找到线索。第二天一早,我起得很早,悄悄跟在齐建国身后。

齐建国提着个鸟笼,慢悠悠地往巷口走,最后进了一家挂着“老茶馆”招牌的店。

我在门口犹豫了一会儿,还是走了进去。茶馆里人不多,大多是老年人,喝着茶,聊着天,

很热闹。齐建国找了个靠窗的空桌子坐下,点了一壶茉莉花茶,

然后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收音机,放着舒缓的戏曲,却没怎么听,只是盯着桌子发呆,

眼神空落落的,是在想什么心事。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,点了一杯茶,偷偷观察他。

过了一会儿,茶馆老板走过来,给齐建国添茶,笑着说:“齐哥,今天又来这么早?

”齐建国笑了笑,没说话。老板看了他一眼,又看了看我,然后走到我身边,

压低声音问:“小姑娘,你是齐哥的亲戚?以前没见过你啊。”我赶紧摇摇头:“不是,

我就是想向您打听点事。”老板愣了一下,然后坐在我对面:“你想打听什么?

”“我想知道,齐建国叔叔年轻的时候,是不是认识一个叫苏晚的女人?”我小声说,

生怕被齐建国听见。老板愣了一下,然后叹了口气:“苏晚啊……我当然认识,

当年他们俩可是这老街区的金童玉女,谁不知道啊。”我心里一紧,

赶紧问:“那您知道他们后来为什么分开了吗?”老板喝了口茶,

慢慢说:“当年齐建国是机械厂的工人,苏晚是中学的老师,两人一见钟情,处了半年多,

感情特别好。齐建国还总带着苏晚来这儿喝茶,就坐那个靠窗的桌子,

每次都点一壶茉莉花茶,苏晚喜欢吃桂花糕,齐建国每次都给她点。

”我顺着老板的目光看去,正是齐建国现在坐的桌子,心里一阵发酸。“那他们怎么分开了?

”我追问。“还不是因为苏晚的爸妈。”老板叹了口气,“苏晚爸妈嫌齐建国是工人,

没钱没地位,不同意他们在一起,逼着苏晚跟他断了联系。苏晚不愿意,跟家里闹,

可她爸妈态度特别坚决,还把她锁在家里。”“后来呢?

”“后来齐建国不知道从哪儿听说苏晚被锁在家里,就跑到苏晚家楼下,

唱了一夜的《大约在冬季》,那时候是冬天,特别冷,他冻得直哆嗦,也没停。

苏晚在楼上哭,可她爸妈就是不让她下来。最后,苏晚她哥急了,拿着棍子下来,

把齐建国赶跑了,还说再敢来就打断他的腿。从那以后,齐建国就再也没来过老街区,

苏晚也没多久就搬走了,听说去了外地。”我听着,

眼泪差点掉下来——原来妈和齐建国之间,有这么多故事。难怪妈总哼《大约在冬季》,

难怪齐建国藏着手稿和demo。这时,齐建国站了起来,付了钱,提着鸟笼往外走。

我赶紧跟老板道谢,也跟着走了出去,没敢跟太近,看着他的背影,心里五味杂陈。回到家,

我想起妈还有个老邻居林阿姨,她跟妈从小一起长大,说不定也知道当年的事。

我赶紧去敲林阿姨家的门,林阿姨开门见是我,笑着说:“小念啊,快进来。”我走进屋,

跟林阿姨说明了来意。林阿姨叹了口气:“唉,当年的事我都知道,真是可惜了。

”她跟我讲的,和茶馆老板差不多,还补充说:“苏晚当年跟齐建国分开后,哭了好几个月,

后来怀了你,才慢慢振作起来,一个人带你不容易啊。她总跟我说,要是当年没分开就好了,

可又怕你知道了难过,就一直没跟你说。”我听着,心里更疼妈了。原来妈这么多年,

一直都在等齐建国。我握着林阿姨的手:“阿姨,谢谢您告诉我这些,

我一定会帮我妈解开这个心结的。”从林阿姨家出来,我赶紧给齐一天打电话,

把听到的事告诉他,齐一天也很惊讶:“原来我爸和你妈还有这么一段过去,

咱们得想办法让他们把话说开。”第五章 机械厂寻,照片惊现挂了齐一天的电话,

我攥着手机在巷口站了很久。风卷着落叶扫过脚边,

我却没觉得冷——心里满是找到线索的激动,还有对妈这些年隐忍的心疼。

我得赶紧跟齐一天碰面,把茶馆和林阿姨说的事全告诉他,说不定能凑齐更多当年的碎片。

我给齐一天发消息,约在老街区的糖水铺见面。等我赶到时,他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,

面前摆着两碗没动的红豆沙。见我进来,他赶紧站起来:“怎么样?林阿姨跟你说的,

和茶馆老板一致吗?”我坐下,

把林阿姨说的“妈当年怀了我才振作”“总念叨没分开就好”这些细节讲给他听。

齐一天听完,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:“我爸从来没提过这些,连我妈走得早,

他都没怎么跟我聊过感情的事。要不咱们去他以前工作的机械厂问问?

说不定有老同事知道更多。”这个提议让我眼前一亮:“对!

机械厂是他当年待了十几年的地方,肯定有人记得他和我妈的事!”我们约定好,
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